快必講耶穌: 2025年4月13日週日講章
TAMtakchi Fast Beat
https://m.youtube.com/watch?v=-cCSO4GuP6s
Apr 13 2025
【與期說耶穌基督的謙卑,不如說耶穌基督之想像:進城】
今日是棕枝主日,或者聖枝主日,2020年9月至今,我在船上第五個棕枝主日,政治冤獄渡過了五個預苦期/大齋期/四旬期,好有feel,唔單止我本人好有feel,我群體內的所有兄弟姊妹,所有愛護我的人,都應該好有feel,苦難可以令耶穌屈服嗎?似乎沒有,耶穌正要邁向耶路撒冷了;苦難可以令耶穌忘記初衷,改過自新嗎?他來,是要提醒人無忘初心,和呼籲人悔改,而想佢死嘅人,卻想佢改變自己嚟遷就那個邪惡而淪喪的權力。耶穌依然沒有退縮,直視權力的核心,這權力核心,以耶路撒冷為代表,那裏有祭司、有文士、有猶太人的律法,有解釋律法的專家,有依法治國的合法性、合理性,代表正義天公地道天經地義。耶路撒冷是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等一切代表的總和。
耶穌今日要直面耶路撒冷,由棕枝主日開始,這個禮拜,叫做聖週,因為這是耶穌生命的高峰,登山變像嗰個主日,彼得說要在山上,為耶穌建一座壇,與以利亞、摩西並列,三座壇代表猶太人最神聖、最光輝、最榮耀,偉大民族光榮復興的巴閉,好勁咁嘅意思。但那時耶穌話要落山,要邁向耶路撒冷,他要在那裏挑戰權力,被權力殺死在耶路撒冷,這個常常殺害先知的地方。宗教領袖、文士法利賽人以耶路撒冷為聖城,因為聖殿就在其中,約櫃都在其中,上主的偉大神聖、隱密、奧秘都在其中,但耶穌來了,上主由約櫃中出櫃了,突破人的框框和想像,以致人根本難以接受一個出櫃之神,一個像人一樣的彌賽亞,人難以想像一個跨越界線規範,一個離經叛道,一個在一般定型以外的「他者」。人只接受到自己能接受的東西,人想像不到想像以外的東西;對一般人而言,耶路撒冷是國家民族自尊偉大,光明正確的民族自豪,民族大義的象徵,如果有一個革命英雄彌賽亞、內塔尼亞胡,帶領他們殺進一切仇敵,咁就好了,耶穌是他們的英雄、救星、革命領袖。沒有英雄和救世主的時代是悲哀的,但,需要仰望救主、英雄的時代,更悲哀!
聖保羅在腓立比書2章5至11節,有所謂「基督虛己論」,這個著名的「基督虛己論」 —— 「 他 本 有 神 的 形 像 , 不 以 自 己 與 神 同 等 為 強 奪 的 ;反 倒 虛 己 , 取 了 奴 僕 的 形 像 , 成 為 人 的 樣 式 ;既 有 人 的 樣 子 , 就 自 己 卑 微 , 存 心 順 服 , 以 至 於 死 , 且 死 在 十 字 架 上 。所 以 , 神 將 他 升 為 至 高 , 又 賜 給 他 那 超 乎 萬 名 之 上 的 名 ,叫 一 切 在 天 上 的 、 地 上 的 , 和 地 底 下 的 , 因 耶 穌 的 名 無 不 屈 膝 ,無 不 口 稱 耶 穌 基 督 為 主 , 使 榮 耀 歸 與 父 神 。」很多人以此說明耶穌的虛己、奴僕、謙卑、順服,好似佢入耶路撒冷時,都係騎驢而非戰馬,當時搵匹驢一定容易過搵匹馬啦,大佬!仲有,耶穌叫啲門徒搵一隻驢仔返嚟騎嘅時候,一啲都唔謙卑、順服,佢話同個驢仔主人講:「主要用佢」。耶穌有好強烈的自我意識,好清楚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使命,要邁向耶路撒冷,向權力挑機,無懼生死,所以點能夠話佢謙卑、順服,點能夠話佢可憐系系惹人憐愛,虛己奴僕呢?
四卷福音書都有呢一段「主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棕枝主日的記載,四卷福音書也說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之後,不是乖乖謙卑受死,所以我們今日和之後幾篇講章都會說:「與期說耶穌基督的謙卑,不如說耶穌基督的想像。」在羅馬帝國如日方中,強國偉大之時,耶穌想像出另一條救贖之路,也是一條抵抗之路,不被同化、不被摧毁自我之路;猶太人的祭司、文士、宗教律法領袖宰制住人民民族,以宗教、以律法、以歷史、以民族文明、以聖殿之名操弄上主,並挾持上主與帝國交手。交手也好,同流合污也好,他們也以此為救贖之路,這條路沒有抵抗成份,或者有,但欠缺想像,並且傾向遷就同化和迎合權勢,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也有記憶,是聖殿記憶,但僵化了, 陳腔濫調,舊瓶舊酒,欠缺想像,新酒如不裝在新皮袋,一旦發酵,酒袋爆裂,一切也徒然!新時代因耶穌來了,新的想像、新的抗爭、新的生命,來了向人呼召,發出悔改的邀請和呼召,悔改即審判,而審判也是愛,因為審判的前設是公義和拯救。
人不再需要靠自己的方法拯救自己,耶穌給予人新的想像。耶穌拒絕各種人為的標準、形式化的教條,以及由宗教膜拜所產生的潔淨(其實是操控),祂要求的從來不是合乎標準,想像所要求的,從來不是符合標準,因此進入耶路撒冷之後,祂批判那些宗教領袖的標準,耶穌有更高的標準,他目無法紀,視法律如無物,因為當律法已墮落成壓迫人的工具,當律法以失去了當日立法的原意,挑戰它反而是合乎更高的法和更高的義。
耶穌的想像也是一種自由,有自由才有想像,同樣地能夠想像就是有自由,拍電影的杜琪峰,去年11月接受BBC訪問,就是嘆息沒有想像,因為沒有了自由。想像總是連結着各種處境,甚至超越一切處境,這就是想像,就是自由。
今個禮拜被稱為聖週,禮拜四嘅主立聖餐日講章以及禮拜五嘅受難日講章和下個主日復活節主日講章,我哋都會以「想像」rather than「順服」去思考耶穌人生最後的日子,令人,令後世嘅人,令後來嘅人,知道何謂真正的生命?何謂真正的愛?何謂真正的同在?一切,都關乎那想像。宗教、教條、僵化的規則、墮落的律法,因虛怯而施行強暴野蠻的絕對威權,都是缺乏想像的。我在冤獄中呼籲兄弟姊妹與其重複說耶穌基督的謙卑順服,不如以他的自由和想像更新我們疲倦失望的心靈。願上主幫助我們。願榮耀歸上主~香港。誠心所願。 | 0 02025/04/13, 11:56:44 中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