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每逢佳節,誰倍思親 - 林夕
https://hk.appledaily.com/columnist/20210212/NX4XTJFFIRCZZK7FVSDHNSDBQY/

每逢佳節,誰倍思親 - 林夕


資料圖片

情歌之情,未必限於情人,至親愛到盡頭,親人似愛人,戀人似親人。

每逢佳節,自去年開始就想起張國榮的〈左右手〉:「從那天起我不辨別前後,從那天起我竟調亂左右,習慣都扭轉了呼吸都張不開口,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這跟哥哥無關。

自家母去後,好幾個「佳節」不是忘了,就是沒了,不辨端午中秋,調亂做冬聖誕,節日廣告新聞洗腦過後,留在腦袋,到當天正日,才下眉頭,卻忽地湧上心頭,喔,今天是中秋,今晚是過冬啊。

跟這些節日瀕臨脫鉤,漫長無間的年曆月曆日曆記事本,紅色記號似有還無,擁有了免於過節疲勞的自由,失去了給節日牽繫的權利。怎麼說呢?不敢想的時候想不起,一想起即想到蘇軾去:「身如不繫之舟」。不繫者,去年中秋,想去哪裏就去哪,不用再問今年也是那間酒樓嗎?

前年最後一次吃中秋團年飯,地點在尖沙嘴近廣東道,離開時,跟家母在的士站排隊等車,空車則在後面排隊等陸客。我氣不過,家母也累到睏,跟陸客專用司機講理,倒不如用錢解決;回旺角開價四百,家母不依,我說不要緊,卻不敵她應用則用的原則,最後,留下一個望穿秋水等車的中秋回憶。

很煩很累的經驗,但是至親啊,不堪也沒關係。現在求之永不可得,反而很想這樣相依為命般排隊,不嫌煩,這種煩惱再也找不上門來,跟香港廣東道一片冷清同一模樣。

過年另一個傳統,名叫避年。過年繁文縟節比中秋更多,所以有人寧可離港,避開那密集在幾天之內拜來拜去的年,回港之後,人面依舊,桃花全非,不必遺憾,這反而能夠挑選真正想到訪的親朋之家。

過年與避年之別甚為弔詭。自小及長,都沒試過避年,只有心態上逃避。沒法,本來就怕熱鬧過頭,總是受不住一室喧嘩,大多言不及義,反阻礙了相處時間的質素,以前認為是這樣。可事到如今, 隔了一個海岸,至親也在懷念中的彼岸,年不必避,過去無可複製的喧鬧聲音,卻避無可避。愛就放在那裏,不管人在不在,也無所謂避了,這就是不來也不去吧。

對不起各位,大年初一說每個人終將經歷的事後感,別視為晦氣,那是福氣——如果能早點多點珍惜的話。為被囚人士暨家人、為家人離散的人,用月圓必備祝願來拜個年吧:但願人未能長久,千里依然共嬋娟。
Good0Bad02021/02/12, 11:33:20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感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