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從心理學看警察過份使用武力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 謝永齡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90706/20721980

從心理學看警察過份使用武力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 謝永齡



最近的警民衝突引發警察使用過度武力的討論,本文旨在用心理學來解釋其原因。

警察次文化是一套與整體社會文化不同的價值觀、規範和生活方式。警察的職業特徵往往驅使他們與社區疏離,他們需要輪班工作,較多與同事交往,社交生活上與普通市民分隔,令他們進一步與社會孤立。由於較多接收圈內的資訊,較少接受不同的訊息,容易與社會脫節。

警察接受的培訓,以維護社會傳統及保守的道德標準為主,維持社會秩序較民主、自由重要。有警員稱呼示威者為「自由Hi」或對着記者大叫「記你老母」,都顯示其偏見,不接受和不尊重某些普世價值。罪犯或示威者被視為對傳統道德、秩序的威脅,結果是警察產生一種「我們對他們」(We versus them)、黃色陣營與藍色陣營的對立心態。這種文化即使不是煽動仇恨,起碼都是培養敵對情緒。這種二分法、非黑即白的態度,削弱他們解決問題和批判的能力,令警員較難從他人角度看事物。

不少警員認為使用武力是合理和合法的,犯錯就要被罰。警察次文化強調,過份使用武力可能是因應當時威脅的適當反應。如果警察受到挑釁,武力的回應是合理的。佔中持續79日無法解決,警隊形象受損,不排除警員亦感到「冇面」。當個人感到面子受損時,就會產生負面情緒。當個人感到憤怒時,就較容易不能自控而攻擊他人。


由從眾服從去個性化演化

心理學從眾(conformity)這概念是指在群體壓力下,改變自己行為,放棄自己原先的意見。即是說,即使他人的行為是錯誤的,在群體壓力下自己都會跟從。這意味當警察受到同儕壓力時,很多會從眾。當接到上司命令,警察開始揮動警棍、發射催淚彈並噴出胡椒噴霧時,不論是對或錯,其他警察很大機會從眾──人打我打。如果警察使用的力度小可能被同袍視為「無膽識」,並可能被排斥甚或被上司叱罵;那些使用較多武力的卻被視為「好漢子」。那麼「明智」的警察會怎樣做呢?大多數因為不能承擔不從眾和不服從所帶來的後果而從眾。

有關服從(obedience)的心理實驗結果指出,即使對方表示受不了痛楚,大多數人會因為接受指令而繼續令對方受苦,特別是權威人物下的命令。即是說,當警察被上司命令驅散人群時會遵守命令,畢竟警察的訓練是要毫無疑問地遵守命令。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指揮官與警察的身體距離越近,服從性越高,使用的武力越大。但是讀者必須注意另一點,最重要的戰略──使用武力是由高層決定的,而他們往往是遠離人群的人。高層決策者與人群的實質距離越遠,使用的武力就越大。

去個性化(deindividuation) 是指個人在群體中,因失去個人特徵和責任意識,而做出無理智的行為。與萬聖節有關的研究指出,戴面具與不戴面具的孩子相比,當物主不在場時,前者較後者拿走更多糖果。當警察戴上面罩,沒有顯示委任證或警員號碼,特別是在警察眾多的情況下,個人被辨認的程度低,他們變成匿名者,行為上的約束力因而減少,這就會容易演變成群體武力行為,這正是慈母所期望對付任性孩子的最佳時刻。

單一的原因不能夠解釋為何產生過度武力,然而隨着警察次文化的發展,加上從眾壓力而導致完全服從,再加上去個性化的刻意安排,這便演化成警察使用過度武力的方程式。

謝永齡
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



上一則
上一則
年輕人的付出讓我懺悔 (陳閱心)

下一則
下一則
保護病人私隱是醫護守則 (林志釉)
Good0Bad02019/07/15, 10:32:15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學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