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中秋的省思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924/20506620

世道人生:中秋的省思
(李怡) - 李怡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逢中秋,許多人用蘇軾詞中的這最後兩句來相互祝福。而這首《水調歌頭》在現代歌曲中也以梁弘志作曲、鄧麗君原唱而流傳。

這首詞其實不是慶團圓而是傷別離之作。在最後兩句之前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是:明月不該對人們有甚麼怨恨吧,為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可惜「人有悲歡離合」,分離兩地、相隔千里的人,只能分別觀賞中秋月圓了。整首詞是嘆「悲離」而不是慶「歡合」。

但中秋原是應該團圓而不是傷離的日子,中秋緣起於農耕社會慶祝秋收,闔家團坐聚飲賞月。西方的感恩節,也是緣起於作物收成後的11月,舉行感恩的祈禱儀式,是家人親友團聚的日子。

除了中秋,華人闔家團圓的日子還有過舊曆年,而西方則是聖誕節。

回想我的人生,中秋大都不是在闔家團圓中過。小時候經歷抗戰、內戰,父親總是在外地奔波,為謀生、為保命也為家計。1948年來香港沒幾年,父母離異,母親離港,姐姐弟妹去了大陸,唯我和父親在香港,也不知道那些年的中秋怎麼過。

結婚後,妻子和兩女兒居大陸,我一人在港,有20年我與妻子都是在「千里共嬋娟」中過中秋。蘇軾的詞是自我安慰,實際滋味真不好受。

中共建政後的大陸,夫妻分離兩地幾乎已是大部份幹部和知識階層的常態。好像為祖國獻身,就理應如此。

改革開放近40年,原來在祖輩父輩的土地生活的農民,也離家到外地做農民工了。中秋幾乎一定是「千里共嬋娟」,到了舊曆年,就是一年一度回家的日子。每年春運,各種交通工具的載客量逐年增加。

1992年春運總客運量是12.2億人次,到今年春運已增加到29.7億人次。這龐大數字說明了甚麼?

中共和香港建制派常說「沒有國,哪有家」,但有了中共國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真正是沒有家了。

家庭是個人出生最早接觸的地方,也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儘管世界瞬息萬變,家庭的意義、類型、結構、功能有很多變化,但對每一個個體來說,仍是新生命的搖籃。對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家庭是基礎,是本源。

《孟子.離婁》:「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為本,有家才有國。國只是一個抽象概念。
一個文明的國家,一個正常的社會,對家庭價值的肯定,對家庭的維護,一定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夫妻分離兩地工作和生活不能作為常態,「千里共嬋娟」絕不是常態,只有「攜手共嬋娟」才是常態。

國家主義的政權,將「國」放在「家」之上。為了國,夫妻可以分離兩地;為了國,不惜棄家毀家;掌權者以為了國的名義濫權,貪腐縱慾。當國被置於一切之上,當國不是以家為本,這國之大廈也成為無本之木,終會崩塌。

中秋夜,讓我們省思一家人團聚的意義,一個以家庭為本源的社會的意義。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上一則
上一則
養狼的故事 (古德明)

下一則
下一則
高鐵通車有乜值得慶祝? (劉細良)
Good0Bad02018/09/24, 3:08:37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時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