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走進生命花園



劉霞終於離開了那令人心寒的國度,我當然知道這樣說自會招來愛國分子圍攻批評,這個蠻不講理的地方,只因她是劉曉波的妻子,就被關了八年之久,儘管有人認為經濟起飛才是王道,其他甚麼也不重要呢!亦有人認為,這地方十幾億人口,當然會有不公情況,關起異見分子也是在所難免!但是非曲直,每人心底裏都有一把尺。終於她走出去了,我們需要感謝釋放她的政權嗎?還是同意這就是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兩者盡皆荒謬,我實在說不上丁點兒的感恩之心,只要是稍知事情始末者,相信也不會認同一個國家如此對待自己國民,更遑論甚麼人道主義了。



今天我介紹一位於1959年出生的法國童書作家提利˙勒南(Thierry Lenain),他的作品經常反映社會的人文關懷精神,提利的作品中譯本《走進生命花園》,故事講述一個尚未出生的孩子坐在他的島上,一邊看着這個世界,一邊思考。孩子看到了戰爭。他想,應該畫出軍人的制服和長槍,應該把長槍畫成小鳥棲息的樹枝和牧羊人的笛子。孩子看到了飢荒。他想,應該用繩索抓住雲朵,讓雨水灌溉沙漠,應該挖掘流着水和牛奶的河流。孩子看到了憂傷,他想,應該學習加減乘除,應該學習和別人分享金錢、麵包、空氣和土地……

《走進生命花園》是一本毫不隱瞞、貼近真實世界的童書。近年童書內容,超越了以往的思維:談論死亡、戰爭等兒童不宜的題目,在童書創作中已越來越多。貼近真實是為了讓年輕一代更早體認生命中的困境和學習如何面對。現實世界裏的不盡人意,千瘡百孔,但這個孩子在思量過後,還是決定……「出生」。就這樣,故事在一個小嬰兒出生的畫面戛然而止。而這樣結局,實在令人動容。

華人的教養觀同歐洲人有明顯分別,前者視保護孩子為優先,功能性學習;如學好英語、科普、數學至為重要,讓小朋友們接觸成人現實世界反而是其次。歐洲人呢?他們剛好跟華人相反,他們將孩子視為朋友,把小孩放在和大人同等的位置,以生命、死亡、人與自然、孤獨等等深刻問題,用幼兒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探討。這種情況,可以從歐洲的童書主題看到端倪,舉凡戰爭、飢荒、死亡、離婚、性傾向平權、環保議題、藥物濫用等社會性題材,都會出現。本書的作者提利認為:「正因孩子良善的本質,在他們接觸到這些問題時,反而會以一種關懷的心情去面對,只有了解生命的不美好,才會珍惜所擁有並對世界保有寬容的心。」

我們會疑惑小孩為何決心來到世上?這個懷抱希望與勇氣的孩子,給了我最發人深省的解答。現實世界縱使令人失望,甚至絕望,但絕望與希望是並存的,同樣,喜悅與悲傷亦是共存的,作者將世間存在的殘破景象,用溫柔而充滿力量的方式表達出來,縫製成一幅又一幅美麗的畫面,讓角落的裂縫也同樣照進亮光,令我們仍抱持希望向前。與劉霞共勉!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撰文:鄺穎萱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family/daily/article/20180717/20451599
+++++++++++++++++++++++++++++++++++++++++++++++++++++++++++++++++
感覺好左膠 feel
Good0Bad02018/07/17, 9:27:47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學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