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周末藝遊】我同學係金舖太子爺 $200一両金時代


【周末藝遊】
位於觀塘的一新美術館最近舉辦的「港金傳奇:粵港澳湛周生生」展覽,展出了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金粒金磚、金舖租單收據。總監楊春棠幼時目睹媽媽買金保值,長大後跟金舖太子爺做同學,今天娓娓道來香港人與金器的故事。

一新美術館總監楊春棠幼時住在灣仔鵝頸橋的唐樓,一家五口擠在一張碌架床,自言出身寒微的他跟黃金頗有緣份。

當年他走到怡和街即見門庭若市的金舖,因為避風塘的水上人不信現金只信黃金,每有積蓄便去買有孔的金粒,上面刻着両數及商號,用繩子把金粒穿好繫在身上。他也會跟媽媽上金舖,買來的金粒藏在碌架床的隱蔽角落。

貧富都愛買金保值 手工費要講價
他目睹家中長輩買金器自用或送禮,龍鳳鈪、豬牌頸鏈、金壽桃……不但見證一個家族的生生不息,也反映本地人的嫁娶生育文化,「香港人不管貧富都愛買金,本來是明碼實價,但大家會為手工費講價。」

楊春棠在皇仁書院畢業後考上港大中文系,跟一位叫周傑成的同學埋首苦讀。直到大家畢業後要盤算生計,只有這位周同學毋須寫信求職,他才曉得眼前人是香港老字號金舖「周生生」的太子爺。

「周生生」創辦人周芳溥以「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之意為金舖命名,後來由長房三兄弟打理。由於周氏二房亦創辦「周生生珠寶金行有限公司」,故長房自一九八○年代起,便使用「粵港澳湛周生生」為商號。出於長房的周傑成如今是「粵港澳湛周生生」的董事總經理。

楊春棠自大學畢業後從事博物館工作,跟這位商界馳騁的舊同學聯絡甚少,直至兩人一年多前難得聚會,他忽然大發奇想不如合作,因為兩年前一新美術館的「港彩傳奇:粵東磁廠」展覽好評如潮,楊春棠想以「粵港澳湛周生生」的金器物件反映香港的金器文化。

楊春棠最想展出五、六十年代的古老金器,但金舖總是將賣不去的金器熔掉再鑄,幸好「粵港澳湛周生生」留下當時流行的金粒金磚。展品之中還有許多租單收據,今天回首真是不可思議,例如一九五六年大埔道舖位的月租只需六百五十港元,那年頭一両黃金則為二百港元。

這次展覽規模不大,除了若干金粒金磚,都是現代金器,楊春棠說:「這次展覽的舊物不多確是可惜,但我的重點不是歷史文物,否則去問博物館借展品了,我的重點也不是金飾設計,否則你去金舖有更多選擇。我是要借一個金飾業品牌去講香港人的故事。」


幾十年前流行的金粒不為裝飾只為保值,那些小孔方便人繫着藏於身上。


以長洲包山為設計意念的金耳環,教楊春棠印象深刻。


龍鳳鈪是歷久不衰的香港經典金器,故也是今次展品之一。

嘆港人嫌老土 「身在福中不知福」
為了這個展覽,兩位年逾半百的舊同學在「粵港澳湛周生生」位於深水埗的辦公室翻箱倒櫃,尋來許多舊照片、舊文件和老工具。其中讓楊春棠印象最深刻的,是多年來將設計比賽得獎作品鑄成的金器,包括以長洲平安包為意念的金手鏈和金耳環。

「香港的金飾業不是大量製造行貨,而是力求進步和創意,才會一直舉辦這些我們沒有留意的設計比賽。全世界的華人都來香港買金,但香港人卻嫌老土不屑一顧,我覺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楊春棠道。


五十年代的龍鳳鈪只需400多港元。


「周生生」當時開到澳門,新馬路舖位的月租才200多港元。


當年香港人不論貧富都會買金,主要為了保值。


展覽開幕禮上,周傑成(左一)跟楊春棠(右一)一同剪綵。

「港金傳奇:粵港澳湛周生生」展覽
日期:即日至8月11日
時間:星期二至六10am-6pm
地址:一新美術館(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網址:http://www.sunmuseum.org.hk/

採訪:呂珠玲
攝影:鄭明川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0714/20449037
+++++++++++++++++++++++++++++++++++++++++++++++++++++++++++++++++
去睇吓幾好
Good0Bad12018/07/14, 11:52:28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財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