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圖片
何藩遺作 念香港人的舊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6/11/3366968/20170612_Vsub387newAD_clean_w.mp4


何藩的作品都有強烈的電影感,1958年拍下獲獎無數的《香港仔的黃昏》,雲霧繚繞中漁船起伏漂泊,你認得出是香港嗎?

【專題籽:藝文沙龍】
「攝影詩人」何藩離開我們快一年了,他穿透相紙的浪漫與人情味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無Photoshop和Instagram濾鏡效果執相,何藩在黑房變戲法,背光、過度曝光、重叠等等實驗式加持,令他的作品成為洋溢戲劇與電影感的藝術品。30多幅他抓拍香港的經典遺作即將在蘇富比展售,記者獨家拍攝開箱,還首度接觸由18歲終身伴隨何藩到80多歲的一部Rolleiflex3.5F雙鏡反光古董相機。

「這是非常重要的相機,首次向公眾展示。何藩一生只用此機拍出所有得獎照片,視它為孩子一樣。」著名攝影學者Sarah Greene抱着相機,珍而重之地說。何藩退休後舉家移民美國,結識Sarah教授,她後來成為何藩作品獨家代理,2011年起為何藩舉辦過數場展覽。「何藩不是一個科技或工具控,沒有太在意相機或配件,只關心如何拍出一張好照片。」將來港出席展覽開幕的何藩太太接受我們越洋訪問,談到丈夫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家,「他是一個沉醉在電影和攝影世界裏的癡心人,要求創新,要走在時代的尖端。」又提到何藩晚年心願是再搞一個攝影展和出一本攝影集,「盡量讓人看到他的心血。」是次展售會也連同何藩的新書《念香港人的舊》一同發佈。無心繼承父業的何藩,18歲從上海來香港,得到這部相機。當時他在中大念書,一心發着作家夢,但大量閱讀寫作令他患上嚴重的偏頭痛。父親勸他多散步用相機隨處拍減壓,結果他一生再沒有放下相機。

Sarah在美國聖荷西的家,不時與何藩促膝長談,她眼中的大師是一位睿智謙恭的藝術家,縱使他少年得志,30歲前已獲近300個國際攝影獎項,部份獎項也會展出。當年不少外國學者慕名來港結識何藩,引發了不少趣事。Sarah回憶何藩笑滋滋地告之,外國人最初認識這位何先生,總會問他:「你爸爸在哪裏?可否引見?」大家都無法相信這位俊朗的小鮮肉、曾在《西遊記》演活唐僧揚名的演員,就是享譽國際、又活躍於發表文章和公開演說的攝影大師。


1949年何藩一家移居香港度過大半人生,未到30歲已享譽國際,退休後在美國生活,去年逝世。(資料圖片)


衰頹多年的中環街市活化計劃終上馬,化而未活之地曾是人氣旺盛的廣州市場,何藩曾於1963年拍下《喜相逢》作證。


貼身相機伴一生 
18歲為醫頭痛而買了一部Rolleiflex3.5F雙鏡反光古董相機隨處拍減壓,這唯一的相機貼身伴隨何藩終身,所有得獎作品都歸功於它,機袋與孭帶都是原裝未換過。


蘇富比藝術空間策劃總監甄茵(左)與著名攝影學者Sarah Greene,在一堆何藩手洗初沖的經典作品中,找尋背後點滴故事。

為餬口 執導近30齣艷情片
「攝影就是用光繪畫(light painting)。」Sarah說何藩常對她說,他畢生最擅長捕光捉影,沿用主觀視角和人道關懷,並從象徵主義及抽象攝影的傳統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日暮途遠》抓拍辛勤工作後踩着三輪車回家的人,空蕩蕩的水岸伴夕陽,正是何藩終極最愛。「他說假如我只憑一張相留名,會選擇這個畫面。」Sarah說,此作也最能代表何藩最擅長的主觀攝影法。五十至六十年代,何藩的攝影事業正值癲峯,1959年出了一本名為《街頭攝影叢談》的文集,當中提到關於其作品珍貴獨到的見解,更似是他的自白。他精通攝影知識,並特意考慮歷史、美學甚至哲學背景來創作,「所以《街頭攝影叢談》是一本獨特的文獻。」

何藩寫過:「每一張作品都是一個小窗子,透過它來看出作者眼中所見的人生世界。」他又指自己從文學名著、音樂、繪畫、電影中得到靈感和啟發。「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比很多導演的蒙太奇效果更棒。」Sarah透露何藩不是晨型人,喜歡在中午後才出動,長長影子他覺得最有情調。為了逃避戰爭的恐懼與寂寞,何藩一星期三次溜到南京路的戲院看電影,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發現攝影之樂。他最初用父親留下的柯達Brownie小相機隨街拍,如捕捉雨天家中窗外景象的《上海雨天》;抓拍外灘划船船夫的《上海近岸》更在初中獲獎。當時藝術攝影師難以餬口,何藩投身電影,並先後當演員與導演,但他最為人熟悉是執導近30齣艷情三級片,包括葉玉卿主演的《我為卿狂》,是次也會展出部份他執導的電影海報。

「展覽最特別和珍貴的,是這批五十至六十年代作品,全是何藩手洗攝影原作,即是他拍完之後一天或幾天後在黑房裏自己沖曬出來的初版,每張相都由他簽名、寫上日期和題名,全搜羅至他的家人。」蘇富比藝術空間策劃總監甄茵介紹。


抓拍辛勤工作後踩着三輪車回家的人的《日暮途遠》,是何藩終極最愛作品,從中看到何藩主觀視野和人道關懷。


破格是何藩的最愛,攝影大忌背光被他玩得淋漓盡致,甚至成為個人風格,作品《午餐》可見技巧之高。


隨心與情感剪裁作品,是何藩的個人標誌,他視為攝影的第二次構圖。像這張《看海的日子》,他剪裁成恍如中國的長手卷,有別於傳統。

「何藩:鏡頭細訴香港光影」展售會
日期:6月14至30日
時間:10:00-18:00(星期一至五)、11:00-17:00(星期六)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記者:鄭天儀
攝影:許先煜、王國輝
編輯:梁浩維
美術:楊永昌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只記得何藩既唯美電影
Good0Bad02017/06/12, 12:38:55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回覆攝影臺